2020年江西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竞赛规程 二维码
45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 日期:2020年9月27-28日 地点:九江市瑞昌市 二、参赛单位 各设区市。 三、竞赛项目 1、甲组(22项) (1)男子:长拳、南拳、太极拳、剑术、刀术、枪术、 棍术、南刀、南棍、太极剑、太极(八法五步)+42式太极剑全能。 (2)女子:长拳、南拳、太极拳、剑术、刀术、枪术、 棍术、南刀、南棍、太极剑、太极(八法五步)+42式太极剑全能。 注:甲组比赛项目(除八法五步和42式太极剑外)均为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 2、乙组(14项) (1)男子:长拳+剑术全能、长拳+刀术全能、长拳+枪术全能、长拳+棍术全能、南拳+南刀全能、南拳+南棍全能、42 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太极(八法五步)全能。 (2)女子:长拳+剑术全能、长拳+刀术全能、长拳+枪术全能、长拳+棍术全能、南拳+南刀全能、南拳+南棍全能、42 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太极(八法五步)全能。 注:乙组比赛项目长拳类、南拳类项目均为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 3、丙组(20项): (1)男子:长拳、南拳、24式太极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太极(八法五步)。 (2)女子:长拳、南拳、24式太极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太极(八法五步)。 注:丙组比赛项目(除太极拳、八法五步外)均为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 4、儿童组(10项): (1)男子:长拳、剑术、刀术、枪术、 棍术。 (2)女子:长拳、剑术、刀术、枪术、 棍术。 注:儿童组项目均为初级套路,长拳为初级长拳(第三路)。 集体项目(必须配乐) 1、集体项目以设区市为单位,为必报项目。 2、录取前六名,计入团体总分。 3、不得少于8人,其中女运动员不少于2人。 四、参加办法 (一)组别年龄 16-18岁组/甲组: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 13-15岁组/乙组: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 10-12岁组/丙组: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 7-9岁组/儿童组: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 (二)报名人数 1、各单位最多可报领队1人,教练2人,医生1人,男运动员30人,女运动员30人。 2、甲组 (1)各单位最多可报男运动员8人、女运动员8人。 (2)每名运动员最多可报全能1项或拳术、器械各1项。 (3)同一项目或全能每个单位报名男女各不超过2人。 3、乙组 (1)各单位最多可报男运动员12人、女运动员12人。 (2)每名运动员最多可报1项全能。 (3)同一全能项目每个单位报名男女各不超过2人,南拳全能、太极拳全能男女各不超过3人,所有全能项目报满后方可报第2人。 4、丙组 (1)各单位最多可报男运动员16人、女运动员16人。 (2)每名运动员最多可报拳术、器械各1项。 (3)同一项目每个单位报名男女各不超过2人,长拳、南拳男女各不超过4人。 5、儿童组 (1)各单位最多可报男运动员4人、女运动员4人。 (2)每人最多可报拳术、器械各 1 项。 (3)每项器械每个单位报名男女各不超过1人 6、省级以上(含省级)单项基地的报名人数可按本规程规定的150%人数报名。 7、省体校运动员不占用各设区市代表队参赛人员名额。 (三)赛前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进行文化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参赛。 (四)参赛运动员必须持有人身保险证明和县级以上医院开具体检证明书(体检项目为普内、普外、心电图等,本次比赛前15天内方能有效),报到时须交验人身保险证明和体检证明,否则均不予以参赛。 (五)所有报名教练员、运动员必须在《江西省青少年体育大数据管理系统》中注册并审核通过,未注册的教练员不得担任全省青少年锦标赛教练员工作,所有注册运动员必须绑定已注册的教练员才能通过注册(包括新注册、确认运动员)并报名。 (六)教练员必须携带《教练员课时计划》方可参加2020年全省青少年锦标赛的教练员工作: 1、设区市级训练单位、省级单项基地的教练员必须携带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全省青少年锦标赛比赛之日的训练计划。 2、县区教练员必须携带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全省青少年锦标赛比赛之日的训练计划。 3、教练员在比赛报到时交大会竞赛处。 4、竞委会将组织专人对教练员训练计划进行检查评比。训练计划书写优良者作为评选“优秀教练员”的重要依据,对训练计划书写不合格者、不交训练计划的教练员取消评选资格,次年不得带队参赛。对不交训练计划的教练员还将取消所带运动员达优达良资格及代表队团体总分。 (七)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二代身份证原件,无二代身份证、失效二代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等均不予参赛。 (八)江西省青少年锦标赛各单项(包括团体)前八名的运动员,必须办理全国注册手续,不注册的运动员取消下一年度比赛资格。 五、竞赛办法 (一)遵循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及有关补充规定。 (二)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的难度分值按照各套路中的实际难度分值计算。 (三)完成套路时间的规定: 1.竞赛套路和初级套路无时间规定。 2.规定套路:42 式太极拳为 5~6 分钟,42 式太极剑为 3~4分钟。 3.集体项目:2 分 30 秒钟至 3 分 30 秒钟。 (四)集体项目的规定 1.内容和队形规定: (1)五种步行(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2)五种手法或器械方法。 (3)八种不同类型的腿法:(必须包含直摆性、屈伸性和扫转性腿法,其中直摆性和屈伸性腿法必须左右各两次以上。) (4)五种跳跃动作(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外摆莲、侧空翻、旋子)。 2.集体基本功要求配乐(不能有说唱)。 (五)运动员的比赛器械和比赛服装必须符合规则要求。 (六)身体素质测试: 1、身体素质测试安排在比赛前期进行,未经身体素质测试的运动员一律不允许参加后期的比赛。 (七)个人综合评定: 1、评定标准:执行江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制定的《江西省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评分标准》和《比赛实战成绩评分标准》(附后)。 2、评定办法: (一)优秀: 各组别获前3名者,素质测试达26分。 (二)良好: 各组别获4-6名者,素质测试达21分。
3、素质测试项目 由组委会临赛前抽签决定2-3个项目(武术套路运动员素质达标标准) 注:如果达优人数超过了25%,则按名次由高到低录入。 达优达良人数规定:按实际参赛人数的25%达优,35%达良。一名运动员只能计算一个优秀或良好。优秀1分计2分,良好1分计1分。 江西省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评分标准
六、录取名次与奖励办法 (一)各单项录取前8名,前3名颁发奖牌,获得名次者颁发证书。 (二)参赛人(队)数不足录取名次的减一录取,单项不足3人(队)的项目不成立。人数(队数)均按实际参赛人数(队数)计算,报名后未参赛的不得计算在内。 (三)团体总分录取前6名,颁发奖盘。团体总分以综合评定(全能)达优秀、良好的得分累计计算,优秀1分计2分,良好1分计1分。积分相等以奖牌数多者列前,以此类推。 (四)设各组别男女团体总分,分别录取前三名,颁发证书。以各组别男、女综合评定得分累计计算,优秀1分计2分,良好1分计1分。积分相等以奖牌数多者列前,以此类推。 (五)设“体育道德风尚奖”。 1、运动队按3:1评选,不足3队不组织评选,不足5人的队不参加评选。 2、运动员按10:1评选,不足3人的队不评选。 (六)评选“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颁发证书。 1、“优秀教练员”按参加比赛教练员总人数4:1评选,所评“优秀教练员”应训练计划书写优良且必须有带训运动员达优,同等条件下以达优良运动员人数为主要依据进行评选。 2、“优秀裁判员”按参加执法裁判员总人数4:1评选。 (七)各县(市、区)得分:各小项综合评定前八名分别按9、7、6、5、4、3、2、1分计入运动员代表县(市、区),各小项综合累加即为各县(市、区)本项目年度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中的得分。 七、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1、赛前40天在《江西省青少年体育大数据管理系统》比赛报名系统中发布比赛报名,比赛前30天报名截止,报名截止后,一律不接受报名和更改。 2、设区市体育局训竞科负责本市注册运动员比赛报名工作,并在《江西省青少年体育大数据管理系统》比赛报名系统中报名报项。 3、设区市体育局提供内容与网络报名完全一致的纸质报名单(设区市体育局盖章),寄江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内容不一致时以网络报名报项为准。 (二)报到 1、各代表队于赛前两天到赛区报到。 2、为便于统一管理,确保参赛人员安全,凡报名参赛的各单位必须由大会统一安排食宿(或指定宾馆食宿),凡不在大会统一安排地点(指定宾馆)食宿的不得参加比赛。 3、代表队报到时需交验参赛运动员第二代身份证原件(2016年1月1日以后办理,并经过人证同一认证终端验证成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责任免除条款中不得包含武术比赛)和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体检证明书(本次比赛前15天内方能有效)方可报到参赛。 八、收费标准 (一)设编内指标170名,编内指标通过比赛成绩来获得。 编内指标名额及标准
(运动员编内名额按成绩最好的小项成绩计算一次,其他小项如同时达标准,则不再重复占用名额,该名额由此小项其他名次依次递补。若某小项参赛人数少于编内录取名次标准,空余名额不再重新分配) 1、各参赛代表队所有运动员每人每天交纳食宿费150元。 2、达到标准的编内运动员赛后每人每天退还120元。 3、工作人员按参赛运动员人数的1:8配备,每人每天缴纳伙食费30元,超编人员每人每天交纳食宿费150元。 (二)提前报到和推迟离会的一切费用自理。 (三)个人提前离会的,不予退费。代表队提前离会的,以整间房、整天为单位计算退费。 (四)运动员报名后不参赛的每人向赛区缴纳200元弃权费(正规县级以上医院提供伤病证明的除外)。 (五)报到时各参赛单位交纳2000元赛风赛纪保证金,比赛结束无不良赛风赛纪的退还保证金。 (六)因竞赛需要由赛区统一安排交通车辆的,每人交纳交通费50元。 九、裁判员和仲裁委员会 裁判员的选派和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另行通知。 十、赛风赛纪 (一)凡发现运动员有年龄等参赛资格问题的,将取消该运动员现场比赛成绩和每例扣罚本队8个优秀并扣罚设区市本年度少儿比赛省运会带金牌3块,发现2例取消全队比赛成绩并扣罚设区市本年度少儿比赛省运会带金牌8块,在全省通报,项目队不得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严重违纪者,将通报所在地方政府。赛前、赛中、赛后发现运动员资格问题均按此处罚。 (二)各项目队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凡在比赛中出现不良赛风赛纪的,如谩骂侮辱对方、故意伤人、打架斗殴、不服从裁判判决,无故中断比赛、罢赛、无故弃权、搞“君子协定”、打假球等,取消比赛资格和成绩,项目队不得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情节严重者通报全省。 (三)运动员赛前文化测试中发现舞弊情况当场取消运动员考试资格,并取消参赛资格,按参赛资格进行处罚。 十一、运动员赛前文化测试 (一)测试对象: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 (二)测试时间:比赛前一天,测试时间90分钟。 (三)测试方式:省体育局派出人员到各赛区随机抽取某一个年级或多个年级的运动员进行文化测试。 (四)测试科目:各科综合卷(每张试卷50题,全部为选择题)。 (五)监考人员:由省体育局派出人员进行监考。 (六)考场设置:由赛区准备专门的考场,每名运动员应该有一个考桌,运动员凭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参加文化测试。 (七)测试试卷: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内容每个年级编制2套试卷(A、B卷),在赛区随机抽取考卷。 (八)答题卡:运动员文化测试采用《江西省青少年锦标赛运动员赛前文化测试答题卡》答题,答题卡、2B铅笔、橡皮擦由省体育局提供。 (九)试卷评判:由《答题卡阅读器》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自动评判。 (十)成绩公布:阅卷结束后将以书面形式向各参赛队及时公布文化测试成绩。 (十一)凡应参加而未参加测试的、违反考场纪律和测试成绩不合格的运动员不得参加比赛,且列为第二年参加比赛赛前文化测试必测名单。 (十二)运动员测试分数60分以下判为不合格。运动员赛前文化测试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比赛及测试,如需提前离赛可退还自交费用。 十二、凡报名参赛未报到者(弃赛)、文化测试缺考者、文化测试不合格者均在成绩册中标明,同时不作为年度赛事参赛经历(以注册时确认的就读年纪为准,考试题库可在江西省体育局官方网站下载)。 十三、以上各条均为比赛硬性规定,各单位一旦报名即视为同意以上规定,如觉不妥,请勿报名参赛。如因不遵守竞赛规程而在赛区吵闹滋事的,当事运动员禁赛两年,当事教练员禁赛五年,并全省通报。 十四、本规程解释权属江西省体育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 2020年江西省青少年武术套路 锦标赛责任声明书 参赛单位 领队 教 练 员 医生 运 动 员
本人 (领队)代表本单位呈交 2020 年江西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责任声明书,并承诺如在2020 年江西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期间出现任何意外伤害、死亡等突发状况,我单位将自负责任,对于我单位运动员在赛事中出现的任何事故或在法律上的争议,我单位自愿承担一切后果。 本人、本单位包括本单位的其他参赛人员同意并遵守比赛规则及江西省体育局、江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有关规定,公平、公正竞赛,如有任何异议,将遵照规则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领队签字单位公章日期 备注:此责任声明书须打印,手填无效,于报到之日交大会组委会。 |